电商青春暖冬行,五育实践绽芳华-电商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回顾
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,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积极践行社会实践宗旨,按照校团委《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》,电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“母校回访”、“反诈专项”、“志愿服务”、“社区活动”“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,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,并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及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、服务家乡建设发展,在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、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。
“薪火相传·筑梦信科”学生实践团,通过重返高中母校,搭建起传递感恩、分享经验、宣传高校的桥梁。实践团将感恩活动与招生宣传相结合,既向母校教师表达谢意,也为学弟学妹提供学业规划指导,同时展现我校的办学特色与学子风采。实践团成员闫哲铭说:“本次回访母校不仅是一次感恩之旅,更是一场梦想的传递。我们以‘信科人’的身份,将大学的火种带回高中校园,助力学弟学妹扬帆起航。未来,我们期待更多学子加入这一行列,让‘薪火相传’的精神生生不息!”
“温暖寒冬”卫生实践团,利用寒假返乡契机,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,引导学生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。实践团深入社区开展清扫卫生公益服务活动,成员身着红马甲,分组完成社区主干道积雪清理、绿化带白色垃圾拾捡、老年活动中心大扫除等任务。社区负责人表示,学生们不仅为居民营造了整洁的居住环境,更通过“卫生知识小课堂”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技巧。
卫生实践团成员林冰妍说“握着扫把清理结冰路面时,手掌磨得发红,但听到路过的爷爷奶奶说‘这些娃娃真能干’,突然觉得冷风都不刺骨了。我们小组帮独居张奶奶擦完玻璃后,她硬塞给我们热乎乎的烤红薯,那个瞬间真切体会到了‘被需要’的幸福。原来劳动不只是体力活,更是心与心的对话。作为电商专业学生,未来我想用数字化手段帮助更多社区优化环境管理,让这份温暖从线下延续到云端!”
此次志愿服务对于23电商专05班的刘心如而言,是一次宝贵的体验。她与她的实践团队一起来到邢庄乡敬老院,为敬老院的老人带去关怀和温暖。学生分为关怀组、劳动组、文艺组,为老人整理房间、剪窗花、表演节目,并录制短视频。活动中,学生结合电商专业特长,教老人使用手机购物、防诈骗,获院方点赞“既有温度又有新意。”
电商学院“护航春运”志愿服务队于春运高峰期间,组织15名学生在高铁站开展“青春伴您回家路”实践活动。学生身着红色马甲,在自动售票机、安检口、候车厅等区域提供引导咨询、行李搬运、电子票务操作指导等服务,面对不会操作的老年人,科技或许冰冷,但人文关怀永远有温度!
电商学院“法治萤火”实践小队利用寒假返乡契机,与当地司法局组建实践团深入家乡行政村,开展“普法反诈进万家”专项行动。学生结合真实案例,通过“大喇叭方言普法”、“发放反诈手册”等形式,向留守老人讲解电信诈骗套路。活动中,团队协助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68次,成功劝阻1起疑似刷单诈骗事件。司法局干部称赞“学生用‘土味普法’打通了法治下乡最后一公里。”
电商学院“直播电商”团队寒假期间发起“青春带你看河山”直播项目,我院学子李张美依托专业课程《直播电商主播技能培养》,带领直播团队为家乡景区策划文旅专场直播。学生自主设计脚本、搭建虚拟场景,通过“历史故事沉浸演绎”、“门票秒杀+文创盲盒”等创新形式,单场最高观看量达4000人次,总销售额突破12万元。
电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“三全育人”机制为牵引,通过五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,实现了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双向奔赴:200余名学子累计服务超1500小时,覆盖社区、乡村、交通枢纽等多重场域,12万元文旅直播销售额等硬核数据的背后,是青年学子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民生温度的真实答卷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专业+劳动+思政”育人模式,让更多学生在躬身实践中锤炼“五育”素养,为培育有家国情怀、创新本领、实干担当的新时代电商人才注入澎湃动能。